发布时间:2019-11-8
立冬,十月节。立,建始也;冬,终也,万物收藏也。水始冰。水面初凝,未至于坚也。地始冻。土气凝寒,未至于拆。
——立冬

立冬.渊源我讲解
“立”,建始也,表示冬季自此开始。
“冬”,是终了的意思,有农作物收割后要收藏起来的含意,中国又把立冬作为冬季的开始。

立冬.三候我知道
一候:水始冰,此节气水已经能结成冰;
二候:地始冻,土地也开始冻结;
三候:雉入大水为蜃,野鸡一类的大鸟便不多见了,而海边却可以看到外壳与野鸡的线条及颜色相似的大蛤。
立冬.诗词我欣赏
秋尽冬来,寒风料峭,如此情绪,免不了手捧一杯热茶,翻阅几首旧诗。不难发现,古人的诗词世界中,对于”立冬“和”雪“,却总有着一股暖意。
接下来,跟随“站站”一起走进古诗的唯美世界,去感受一下古人对立冬的浓浓情感!
《立冬》
【唐】李白
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
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
冬日里,阳光和煦,微风不燥,人也变得慵懒起来。立冬之夜,笔墨都冻凉而懒于写新诗,一个小炉,温一壶美酒,把美梦当做下酒的佳肴,醉看点点墨花,好似那一地的雪花竟是月光一般。笔墨之下透露出诗人的思乡恋乡之情。

《立冬》
【宋 】紫金霜
落水荷塘满眼枯,西风渐作北风呼。
黄杨倔强尤一色,白桦优柔以半疏。
门尽冷霜能醒骨,窗临残照好读书。
拟约三九吟梅雪,还借自家小火炉。
在“荷塘满眼枯”的秋尽之时,迎来了“北风呼”的冬的脚步,西风转做北风呼啸,白桦黄杨笔直地站在阵阵寒风中,门前冷霜带来侵骨的寒冷。打开窗户,凉风吹得人精神一阵,可寒冷不能击退读书之心,约上三俩朋友围在火炉旁,一起吟诗作对,好不惬意!
相信这时的你已经融入了古诗的世界,难以自拔。冬日里虽有这种种的暖意,却相比于夏日更容易伤怀,大概冬日的怅然也来源于此。只愿这个冬天少些寒意,人心都能温暖!寒冬将至,念家之情油然而生。家,是永恒的思念。趁着冬至未至,趁着立冬悄然而来,在这树叶飒飒飘落的初冬,发愤学习,不负与冬的初次遇见。
立冬.习俗知多少
吃饺子
有俗语说,“立冬节气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
在北方,立冬的规矩是吃饺子,因为水饺外形似耳朵,人们认为吃了它,冬天耳朵就不受冻。此外,饺子谐音“交子”,意指立冬是秋冬季节之交。

贺冬
贺冬亦称“拜冬”,在汉代即有此俗。每逢此日,人们更换新衣,庆贺往来,一如年节。如今,我国许多地方庆祝立冬的方式有了创新,如办冬学、拜师活动,都在冬季举行。

补冬
立冬后,就意味着今年的冬季正式来临。草木凋零,蛰虫休眠,人类虽没有冬眠之说,但民间却有立冬补冬的习俗。
有谚语称,“立冬补冬,补嘴空”。认为此时进行食补,可补充元气抵御冬天的严寒。饮食上应以增加热能为主,可适当多摄入富含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食物。另外多喝水,少吃刺激性食物,少饮烈酒。
北方立冬习俗典型代表是饺子,而南方立冬大都以肉类为补,如羊肉、牛肉、海鲜等等。
养生、调养
立冬后,昼短夜长逐渐明显,天气逐渐转冷。此时起居方面要保证充足的睡眠,以利于阳气的潜藏,阴精的蓄积。
同时,睡前要用热水泡脚,在睡前用热水泡脚可以达到安神活血祛瘀的功效。除此之外,要注意早晚添加衣被,尤其是睡觉时,皮肤腠理疏松,更容易受外邪而发病,多见感冒、咳嗽等症。
当然,立冬的习俗还有好多好多,“站站”就不一一列举了吖,有兴趣的百度一下。
一层白霜悄悄盖住秋色
这种秋末冬初的暧昧色彩
让我们又感受到了生活的温度
冬日的暖阳照在地面上
将幸福时光拖得很长、很长
我愿做你的太阳,熠熠闪光
愿给你温暖,炽热如初
冬,来了。
你,准备好了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