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11-12
十月中,雨下而为寒气所薄,故凝而为雪。小者,未省之辞。
———《月令七十二集解》

何处飞来林间鹊,蹙踏松梢微雪。 ———知小雪
小雪,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0个节气,时间在每年公历11月22或23日,即太阳到达黄经240°时“小雪”是反映气候特征的节气。古籍《群芳谱》中说:“小雪气寒而将雪矣,地寒未甚而雪未大也”。“小雪”的到来,意味着冬季降雪即将拉开大幕。

一碧茶烟染不成,竹炉松子坠零星。 ———明三候
一候:虹藏不见
由于气温降低,北方以下雪为多,不再下雨了,雨虹自然也就看不见了
二候:天气上升地气下降
由于天空中的阳气上升,地中的阴气下降,天地各正其位。
三候:避寒而成冬
天地不通,阴阳不交,所以大地变得沉寂,万物失去生机,天地闭塞意味着严冬的到来。

雪花飞暖融香颊,颊香融暖飞花雪 ———品诗词
《小雪》
【宋】释善真
云暗初成霰点微,旋闻蔌蔌洒窗扉。
最愁南北犬惊吠,兼恐北风鸿退飞。
梦锦尚堪裁好句,鬓丝那可织寒衣。
拥炉睡思难撑住,起唤梅花为解围。
渐渐的云暗成霰,落雪窗扉:渐渐的蒹葭无几,鸿雁南飞。檀香软了鬓丝,貂裘再抵不住寒风凛凛。锦瑟弦声绕着窗外梅花三朵,山炉里静静地燃着梦里的梵音。
在小雪之际,邀三两好友,手捧袖炉,在落雪纷飞中吟诗赏雪,拈梅细嗅,岂不是一件惬事?
如今,站站愿煮一壶清酒,邀两三好友,拥无分月色,擎七顷流华,与你相拥师院冬季的十里阳光,你愿意来赴约么?
《和萧郎中小雪日作》
【宋】许铉
征西府里日西斜,独试新炉自煮茶。
篱菊尽来低覆水,塞鸿飞去远连霞。
寂寥小雪闲中过,斑驳轻霜鬓上加。
算得流年无奈处,莫将诗句祝苍华。
日落府梢,自煮一壶新茗,篱菊覆水日落府梢,飞霞挽住征鸿。在寂寞楼头踏歌而行,抬眼是月落青荇。在流年梦里声声叹息,是白鬓落了霜雪,还是霜雪染白了青丝?雪染梅花,掩过了流年飞逝,覆满了岁月斑驳。
四季如常变幻,又是一个冬。即使身处异乡,想起一碗饺子,面皮内的一往情深,眼眶不觉热了。无论何时,站站始终在你左右。

一年滴尽莲花漏,碧井酴酥沈冻酒。 ———晓习俗
吃糍粑
在南方某些地方,还有农历十月吃糍粑的习俗。古时,糍粑是南方地区传统的节日祭品,最早是农民用来祭牛神的供品。有俗语“十月朝,糍粑禄禄烧”,就是指的祭祀事件。

腌腊肉
小雪后气温急剧下降,天气变得干燥,是加工腊肉的好时候。小雪节气后,一些农家开始动手做香肠、腊肉,等到春节时正好享受美食。

吃刨汤
小雪前后,土家族群众又开始瞭一年一度的“杀年猪,迎新年”民俗活动,给寒冷的冬天增添瞭热烈的气氛。吃“刨汤”,是土家族的风俗习惯;在“杀年猪,迎新年”民俗活动中,用热气尚存的上等新鲜猪肉,精心烹饪而成的美食称为“刨汤”。

晒鱼干
小雪时台湾中南部海边的渔民们会开始晒鱼干、储存干粮。乌鱼群会在小雪前后来到台湾海峡,另外还有旗鱼、沙鱼等。台湾俗谚:十月豆,肥到不见头,是指在嘉义县布袋一带,到瞭农历十月可以捕到“豆仔鱼”。

长食茯苓面,常餐杞菊肴
———懂调养

1.防寒保暖要做好
从这个节气开始,东北风刮得多了,由于气候虽冷却还没到严冬,很多人不太注意戴帽子、围巾,这样往往容易遭遇受风寒,因此,一定要戴帽子,一定要注意防寒。
2、早睡晚起,睡前泡脚
小雪节气要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和抗寒能力。首先,要保证充足的睡眠。冬季应该早睡晚起,最好不要迟于22点休息。如果超过1点还不休息,人的免疫力容易下降,加之小雪节气后气温下降明显,太晚休息更易生病。
3、想健康,多喝汤
冬季进补正是时候,通过合理的饮食、适当的运动,以达到保养精气、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目的。人们常说,药补不如食补,食补的方式有很多,而其中汤补可谓是“食补之首”。
4、勤运动,不懒惰
有研究表明,平日里活动量少的人,患感冒的几率比活动正常的人要高出2-3倍。这是因为户外活动时间少,呼吸不到新鲜空气,缺乏阳光照射,会致使身体血液循环减慢,机体抗病免疫力降低,再加上对室外环境的不适应,所以很容易感冒。要预防感冒就要走向大自然,积极运动,强健体质。

神霄宫中归未得,天上此夕知何夕
———站站说
白露,秋分,寒露,霜露,立冬,小雪
一回首南亭丹枫落尽,一顾盼婵娟梦醒阑珊
眨眼间我们离家已是六个节气
一个人倔强,泪眼挽笑,落魄了吗?
一个人在外,孤身剪影,想家了吗?
没关系,从晨光破晓到暮色阑珊,
从春风十里到新雪初霁
桐光月影,木樨落花
时光静好,细水流年
寒风刺骨,站站愿给你温暖
让我们静待师院初雪,相约一两个好友,
手捧一杯热乎乎的奶茶,
在初雪的师院里时慢慢走,
一起走到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