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冷节日——寒食节|
清明还没准备好,寒食却先来报到
2023-04-04
寒食
春城无处不飞花
寒食东风御柳树
柳絮漫天、花开灿烂
又一个传统节日来报到
学子们擦亮眼睛,仔细辨认
这不是清明节
而是被人逐渐遗忘的寒食节
对方信息已全部掌握
一起揭开“神秘者”的面纱吧!
寒食节的由来
有一种大家普遍认可的说法是:
春秋时期,晋国公子重耳为躲避祸乱而流亡他国,在这期间大臣介子推不离不弃,甚至“割股啖君”。重耳成为晋文公后,想要提拔介子推,但介子推不求功名利禄,与母亲归隐绵山。晋文公为了逼迫介子推出山下令火烧绵山,但介子推坚决不出山,最终被火焚而死。为了感念介子推的高风亮节、忠贞之志,便有了今日的寒食节。
介子推
寒食节的习俗
禁烟冷食:为纪念介子推,这一天禁止点火开灶,进食寒食。
扫墓祭祖:原本是为祭祀介子推而设,后来演变成祭祀祖先。
插柳:为怀念介子推追求政治清明之意,人们便在门上插柳以示尊重。
寒食节为何被“遗忘”
01清明前后
清明节与寒食节时间相近仅差一天并且清明节举行的纪念活动及相关习俗包含了寒食节的相关内容。
02快节奏
从古代到现代,中国人用火的能力逐渐提升,再加上时代快节奏的发展,禁烟寒食的活动逐渐被人们摒弃。
寒食节
惜春插柳
是对祖先、圣贤的敬重缅怀
也是对旧故的挽留思念
柳,即留
留下遗憾也是留下珍贵回忆
挽留之情亦是祝福之意
留白是一种圆满
留余更是一种成全
柳
可以不被庆祝
但不可以被遗忘甚至不知
每一个节日的设定必
定有其独特的涵义
中华文化犹如清泉
滋养品性
丰富心灵
在扬弃中谋求全面发展
在选择中发现独特魅力
寒食时看郭外春
野人无处不伤神
春意盎然
花好时节
4月4日这一天不妨抽点时间
赏景拍照、与友同欢
敬畏先人的同时放松身心
学子要寒食不寒志
这一天依然心怀热爱
奔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