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度齐鲁师范学院“活力团支部”风采展示(十)| 马克思主义学院2021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
本科一班团支部
2022-09-30
马克思主义学院
2021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本科一班团支部
团支部基本信息
团支部成立于2021年,整个团支部成员中有入党积极分子18人,团员33人,青年10人,28人递交入党申请书,是一支朝气蓬勃、有凝聚力和战斗力的队伍。团支部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工作水平,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发扬科学民主作风,使每一名成员都能积极参与到团的建设中来。成立以来,2021级思政一班团支部始终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学习党的最新理论成果,提高全体成员的思想认识,坚持团员的先进性;鼓励团员青年主动向党组织靠拢。作为21世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强和改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思想政治素质,是党中央国务院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未来共青团工作的中心任务之一。本团支部作为团组织的一部分,有职责、有义务贯彻团中央的工作精神,落实团委工作指示。
思想引领与组织建设
支部政治理论学习系统规范、形式多样、富有成效,团员具有较强的思想政治素养和斗争本领,线上线下能起到示范带动作用。支部政治功能突出,严格落实“三会两制一课”,组织生活富有时代感、青年味,支部活动团员参与率高,组织动员能力好。
1.以团支部为主要阵地,通过开展“今天我来讲堂课”的活动,认真学习中国共青团历史,深刻了解自己的职责与使命。

2.每周召开坚持开展政治学习活动,深入扎实地开展理论学习,进一步加强团员纪律和思想素质德建设。
3.坚持“三严一灵活”的指导方针,以活泼新颖的形式进行多层次的学习,引导团员青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加强团员青年的道德建设。
4.开展新闻讲评、读书节活动,在全班掀起读书热潮,帮助同学们提高文学素养和写作水平。与此同时,激发同学们关心时事,了解时政的兴趣,将专业理论知识和具体实践相结合。

5.结合形势和学校中心工作,围绕学风和班风建设,将各种活动作为同学们提高政治思想素质的载体:如,“十九大报告学习”,团支部委员会等活动,加强团员的梦想、信念教育,以学习先进典型为切入点,组织开展学雷锋系列教育,引导团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6.持续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学习活动,“青年大学习”网上主题团课每期完成率100%,切实引导团员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该班团体有如下特点:
(一)系统组织,有条不紊。
(二)广泛发动,发挥团员、班、团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帮助广大同学明确开展活动的重要意义,有目标,有重点,有步骤,高效率的进行学习。在此基础上发挥团、班干部的带头作用,认识当代青年所肩负的历史职责。
(三)形式多变,力求创新,以灵活的手段进行高效的学习。
服务同学与社会实践
帮助同学解决力所能及的问题,支部成员之间团结友爱,相互合作。积极参加社区实践,团员青年积极参与校内外志愿服务、社会实践等活动,同学的社会化能力得到提高。
1. 本支部成员积极报名参加暑假“三下乡”活动,“挑战杯”活动,部分同学在活动中取得良好成绩,个人素质得到综合提升。走进基层,走入社会,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争做知行合一的优秀大学生。
2. 疫情防控封校期间,本支部成员发挥模范作用,坚定政治站位,保持大局意识,为隔离宿舍的同学服务。
3. 本支部成员积极参加学校志愿服务,成为学校志愿者,维护电动车秩序,开展迎新工作等。
作风优良
落实全面从严治团要求,把纪律约束落在实处,教育引领支部同学彰显奋斗精神、体现团员先进性,支部充满正气、朝气和锐气。
1. 学风优良。在学习上他们恪守以学为主、突现自我、劳逸结合、亮出自我的原则从事学习与工作。在一种你追我赶的学习氛围中学习,构成了一种良好的学习风气。
2. 支部委员分工明确,团结协作,勇于开拓,始终为建设团结友爱、积极进取的班集体而努力。落实“党团班一体化”,充分发挥学生党员的思想引领作用及模范带头作用,引导团支部和班级规范化建设,提升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影响力。支部创新评选评优评议机制,在每一次班级民主测评中,支部成员积极参评,支部公平、公正、公开投票、唱票过程,做到团支部推优评议结果严谨公平。
回首过往,收获颇多;放眼未来,踌躇满志。马克思主义学院2021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本科一班团支部的成长、壮大离不开各级领导,教师的大力支持与关怀,以及全体同学的共同努力。团支部全体成员在工作中学习新思路、新方法、新理念,学习、借鉴、吸收其他优秀团支部的经验,相信马克思主义学院2021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本科一班团支部会继续保持青春应有的姿态,在磨砺中成长,在拼搏中进步,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道路上以信仰作曲,以奋斗填词,赤子丹心,逐梦引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