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
暑假实践三下乡
今年暑假,我校团委根据团中央、团省委通知精神,在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背景下,本着“就近就便、因地制宜、量力而行”的原则,于7月-9月组织139支服务队奔赴各地市开展了主题鲜明、内容丰富、效果突出的基层实践活动,累计参与师生达1700余名。活动以“青鸟计划”为抓手,紧扣“学思践悟中坚定理想信念·奋发有为中践行初心使命”的主题。
外国语学院
1墨迹服务队
墨迹服务队共赴青岛即墨区进行了一次暑假调研。小队成员们来到了温泉镇西杻河社区。服务队到达社区后,与相关人员完成对接,并详细了解了当地的生活情况和社区的一些基本状况。通过交谈,团队了解了温泉镇的悠久历史,以及各方面详细情况。之后,小队内部开始进行了明确的分工,队员们便开始了秩序井然的义务服务,把各告示牌擦拭干净,清扫了院内的地面垃圾,在空闲时,还与当地村民进行了亲切交流,把爱带到了温泉镇,收获了村民的一致好评。次日小队又来到了即墨当地的文化馆,把第一天了解到的相关历史内容进行了翻译。再此过程中成员们翻阅了一些历史书籍,加深了对即墨文化的理解并一起进行翻译。在文化馆里还存有一些即墨传统文化的物件,并有相关的解释。


2“疫”路同行服务队
8月19日,成员们来到了太平街道卫生服务中心,在该服务中心拜访了五名医生,他们分别是办公室主任李兰,在疫情期间她负责后勤保障工作;疫情防控总指挥马训珠医生;负责领导布局的董立安院长,以及负责入户清杀的叶加胜医生和在高速路口辅助疫情防控的李娟医生。疫情期间,他们夜以继日的奔波在防控疫情的一线,无暇顾及自家的孩子和老人,但他们对患者体贴入微。没有时间吃饭,没有时间休息。让大家深切感受到这些不顾自身安危,舍小家顾大家的基层医生们是最可爱的人同时也是最勇敢无畏的人。


数学学院
1大学生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总结
在数学学院党政领导的鼓励支持下,在指导老师孟凡湘老师和志愿者服务队成员的积极努力下,2020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稳步开展。数学学院今年组建了22个社会实践志愿服务队,通过腾讯会议线上多媒体平台召开了多次会议。会议中,对今年“三下乡”社会实践情况进行了介绍,并指出今年“三下乡”的形式有所变化,要做好准备。对每一名队员都强调了在进行社会调研的同时,一定要做好个人疫情防控措施,确保安全、顺利完成调研任务。每个服务队对自己的队员都分配了任务,制定和完善了“三下乡”活动的策划和日程安排。志愿者服务队的每一位队员都对这次“三下乡”实践活动充满了期待。
音乐学院
1“乐梦”志愿服务队
在齐鲁晚报•齐鲁壹点和校团委的支持帮助下,音乐学院“乐梦”服务队加入“齐鲁志愿者”团队,开展2020年大学生暑期“三下乡”活动。为期半个多月的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公益“云课堂”支教项目,为数十名城乡小朋友免费授课,提供音乐、器乐和舞蹈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帮助。“新形势新方式,线上支教显风采”。受疫情影响,并结合音乐舞蹈类特点,今年我们采取了“线上支教”这一全新支教模式,志愿队建立了音乐学院服务队QQ群。通过同学们与媒体的助力,对QQ群进行了宣传,让乡镇的孩子及学生家长入群,志愿者在群内分成两组值班全天候为学生及家长答疑及分配一对一老师,此举赢得家长孩子及记者一度好评。



2绿色小分队
服务队致力保卫蓝天社区,积极为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下的国家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赴山东烟台、潍坊、聊城等地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本次活动围积极传播环境保护知识和生态文明理念,参与生态环保公益活动,助力打好蓝天保卫战,在奉献中彰显青春风采等主题开展,领略当地植绿护绿、垃圾分类、节能环保等方面。


信息科学技术学院
1站好宣传岗,做好新时代后浪
“青言”工作队成立于2020年七月,成员来自2019级应用技术一班。八月期间,青言团队通过“云宣讲"的方式进行宣传,让大家更多的了解疫情下的现状,并积极融入国家的发展中。在疫情面前,作为新时代大学生,担负起了责任,通过通过多种渠道表达对祖国的热爱和对抗疫的支持,积极做好宣传工作。八月青言工作队顺利开展了主题为“做讲好战疫故事的宣传员”的宣传活动。



2“观星”社会实践服务队
“观星”社会实践服务小队决定以线下采访援鄂医生经历来了解和学习英雄精神,并通过媒体来宣传英雄事迹,影响教育更广泛的青年学生。
2020年8月14日,负责采访的队员来到了位于山东省东营市的胜利油田中心医院。队员们来到了医院,希望能够对圆满完成抗疫任务的援鄂医生进行采访。


在医院队员们了解到现在国家血库的库存不足,需要人们大量献血。内心深受触动的队员们决定为疫情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以献血来结束今天的实践活动。

三下乡,归来!
它
发掘我们的潜能
练就自己的本领
释放出青春最炙热最闪耀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