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9-24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圆月于天,星河皎皎
在舌尖融化的甜蜜月饼
其乐融融赏月共话佳节
在月圆的这一天
地上的人也应该团圆
中秋节小历史

八月十五,是传统的中秋佳节。
中秋节有悠久的历史,和其它传统节日一样,也是慢慢发展形成的,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早在《周礼》一书中,已有“中秋”一词的记载。后来贵族和文人学士也仿效起来,在中秋时节,对着天上又亮又圆一轮皓月,观赏祭拜,寄托情怀,这种习俗就这样传到民间,形成一个传统的活动,一直到了唐代,这种祭月的风俗更为人们重视,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这个节日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

“月是中秋明”,赏月古称玩月,跟其他景物一起观赏更有韵味。民间中秋赏月活动始于魏晋时期,盛于唐宋。明清以后,每逢中秋,人们便摆出果品,赏月畅谈。人们把酒问月,庆贺美好的生活,祝远方的亲人健康快乐和家人“千里共婵娟”。

我国自古就有在中秋节祭月的习俗,《礼记》中就记载有“秋暮夕月”,即祭拜月神。相传在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的仪式,向明月寄托对未来的希冀。
即使现在,也还有很多地方有祭月、拜月的习俗。如在广东潮汕各地,每到中秋之夜,妇女们就在院子里、阳台上设案当空祭拜;云南傣族在中秋之夜也会准备食物,燃香拜月,然后一家人围桌赏月用餐;而广西西部壮族则会在中秋前后设供桌“祭月请神”。

中秋赏花灯,多集中在南方。广州、香港等地中秋夜要进行“树中秋”活动,“树”为“竖”,即将彩灯高竖起来之意。
孩子们在家长协助下用竹子扎成兔仔灯、杨桃灯或正方形的灯,横挂在短竿中,再竖起于高杆上,彩光闪耀,为中秋再添一景。

月饼成为中秋节正式的应节食品,始于明代。在明代的各类书籍中,开始出现了大量有关中秋节吃月饼的描述。清代时,月饼的制作工艺有了较大提高,不仅制作精美,品种也不断增加。
中秋节民间家家吃月饼的习俗,与历朝历代逐渐盛行的赏月活动密不可分,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结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团圆。
桂花浮玉,正月满天街,夜凉如洗。
今夕宴,觥筹交盏,乐共融,情更浓。
遥遥之愿,诚与君念,家兴百和,月圆人安。
邀君共饮花间一杯酒,赏花赏月赏秋香。
中秋快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