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深露重,勿忘添衣
2022-10-08
在与大自然的风物对应的时间里
人们用最美丽的字眼
记录下了秋天的倒数第二个节气
甘蔗甜时,寒露来了
寒露三候
寒露,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七个节气,秋季的第五个节气,是一个反映气候变化特征的节气。进入寒露后,时有冷空气南下,昼夜温差大,并且秋燥明显。
将寒露分为三候:一候鸿雁来宾;二候雀入大水为蛤;三候菊有黄华。
一候鸿雁来宾
雁以仲秋先至者为主,后至者为宾。此节气中,鸿雁排成“一”字或“人”字形的队列,最后一批也迁往南方。
二候雀入大水为蛤
深秋天寒,雀鸟都不见了,而海边却突然出现很多壳纹及颜色与雀鸟相似的蛤蜊,古人不解,以为是雀入大水变成了蛤蜊。
三候菊有黄华
当此时节,菊花已遍地开放。
寒露习俗
宜上香山赏红叶
寒露时节,很多地方有赏枫叶的习俗,“霜叶红于二月花”说的也是这个季节。
香山位于北京市西北郊的西山东麓,方圆数万亩坡地上红艳似火,远观以为它是一片片花瓣,近看才辨清是一片片椭圆的树叶。
香山观赏红叶绝佳处是森玉笏峰小亭,从亭里极目远眺,远山近坡,鲜红、粉红、猩红、桃红,层次分明,似红霞缭绕,情趣盎然。
宜讲养生吃芝麻
寒露到,天气由凉爽转向寒冷。这时人们应养阴防燥、润肺益胃。于是,民间就有了“寒露吃芝麻”的习俗。芝麻,在《神农本草经》和《本草纲目》等医药学专著里都享有很高的评价,可广泛应用于食疗。
在北京,与芝麻有关的食品都成了寒露前后的热门货,如芝麻酥、芝麻绿豆糕、芝麻烧饼等。芝麻分为白芝麻和黑芝麻。食用以白芝麻为好,药用以黑芝麻为好。谚语说:“嚼把黑芝麻,百岁无白发”,意思是说黑色芝麻养黑发。
宜寒露喝菊花茶
菊花为寒露时节最具代表性的花卉,处处可见到它的踪迹。每值秋收以后,温州人善于酿制各种美酒,其中到寒露时也少不了酿制几坛菊花酒。
将初开的菊花和少许青翠的枝叶,掺和在粮食之中一起用来酿酒,一直到第二年这个时间才开坛饮用,据说这种菊花酒对人的身体大有益处。
寒露谚语
从古至今,能够悠久流传的不仅有诗情画意的诗词,同样也有郎朗上口的谚语,这些谚语不仅仅道出了气候变化特征的节气,亦反映出了古代人民浓浓的生活气息。
01寒露过三朝,过水要寻桥
指的就是天气已带寒意,不能像以前那样赤脚趟水过河或下田了。
寒露期间,人们可以明显感觉到温差变化。从洁白晶莹的露气转为寒冷欲凝,气温的不断下降,随着寒气增长,万物也将逐渐萧瑟。
02
寒露发脚,霜降捉着,西风响,蟹脚痒
寒露前后,虾蟹繁多。老南京人有寒露节气蒸螃蟹的习惯。此时雌蟹卵满、黄膏丰腴,正是吃母蟹的最佳季节。
另外,现在正是柿子熟的季节,要注意螃蟹忌与柿子同吃,以免生成胃石。
03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
寒露后,天气由凉爽转为寒冷,“秋冻”的日子已经结束,防寒保暖有助于防止秋季疾病的发生,尤其要注意足部的保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