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青年学子们:
酷暑将尽,秋风送爽。美好的新学期如期而至,大家马上就要踏入高中、大学的校门,开启一段崭新的生活。想必每个人心中都怀揣理想和抱负。真心为你们高兴!然而,生活并不总是风和日丽,人生难免会遇到各种挫折和不如意,甚至会遭遇意外伤害和打击。同学们,马上就要开学了,你们准备好了么?
每年新学期报到前后,是诈骗案、盗窃案等案件的高发时期。不法分子利用新生及新生家长迫切、激动的心情,通过电话、短信、互联网等一系列手段进行诈骗活动。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学子,我们必须要具备敏锐的识别能力,建立强大的心理防线,以“洪荒之力”保护自身合法权益!
一、 提高警惕,莫要轻信他人。
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案件数量猛增,不法分子的犯罪手法不断翻新,诈骗案件类型不断增加,利用公众隐私信息开展特定诈骗的案件更是屡见不鲜:冒充政府职能机关进行医保社保诈骗、助学金诈骗、公检法电话诈骗,冒充各类企业进行网购诈骗、快递签收诈骗,冒充“熟人”编造突发事件诈骗,冒充航空公司、铁路公司等进行改签、退票诈骗,通过钓鱼网站进行二维码扫描诈骗、低价促销诈骗等。
同学们,当接听不熟悉号码拨来的电话时,千万不要被对方提供的个人隐私信息所迷惑,一定要找相关人士或拨打官方电话进行确认;当收到手机短信、QQ信息等文本消息时,千万不要随意点开消息中的网络链接;当对方向你索要银行账号、密码等信息时,一定要高度警觉,万万不可轻易向他人提供身份证号、银行账号等重要信息。
在开学报到期间,还会有大量不法分子走进校园、寝室,进行冒用他人身份诈骗、兼职招聘诈骗、代管物品诈骗、盗用证件等多种“实体”诈骗。各位同学一定不要轻信他人,要看管好个人财物,保护好隐私信息,多加提防!
二、 遇事不慌,冷静“见招拆招”。
同学们,当不法分子“找上门”时,不要被对方的诱导性、恐吓性语言所迷惑,一定要冷静下来,“见招拆招”。
“公检法”等机关要求协助。这些电话通常以+87、+897、+58开头,冒充公检法机关以“怀疑你涉嫌洗黑钱”、“法院传票未领取”、“刑事案件需要协助”等进行诈骗。此时,一定要高度警惕,及时报案,并向相关单位咨询,千万不要轻易汇款。
号称机关单位发放补贴。此类案件通常冒充教育部门发放“助学金”,要求接听者把“手续费”等打到指定账号,并承诺之后返还。大家要注意,发放助学金等政策会按照重大事项公示制度进行公告,可以上网或拨打相关单位的电话进行核实。
“熟人”急需用钱。不法分子通常让事主听声音猜测他是谁,或声称事主的亲人因车祸、手术等急需用钱,取得信任后以“急需用钱”让事主汇款。此时,一定先让对方表明身份,通过特征描述、事件复述等方法进行反复确认,并及时与亲人和朋友取得联系。
隐私信息诱导汇款。不法分子通常会在掌握隐私信息后,以“航班取消”、“列车停运”等为由,发送包含事主姓名、出行信息等隐私的短信或邮件,要求点击网络链接支付“改签手续费”等费用。大家注意,此类文本消息中的网络链接通常是钓鱼网站,大家千万不要随便点开,应第一时间登陆官方网站进行查询,并拨打官方咨询电话进行核实。
同学们,当怀疑对方为不法分子时,一定要牢记“不轻信、不透露、不转账、及时报案”的原则,在保护好自身安全的同时,协助公安机关将犯罪分子绳之于法!
三、 自我疏导,主动寻求帮助。
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同学们,人的一生怎可能不遭遇意外和不幸?成长又怎会不经历痛苦和磨难?越是身陷困境,越要“每临大事有静气”,第一时间做好自我情绪管理和心理疏导,在必要时主动向学校团委、心理咨询机构等寻求帮助。无论是不幸被骗,还是遭遇其他意外,同学们一定要有一颗强大的内心,以“绝处逢生”的气魄和胆识,勇敢地面对困难、解决困难。要知道,办法总比困难多,任何一个问题都至少有三种以上的解决办法。无论何时,我们都不可以放弃摆脱困境的决心,更不能因一时的“想不开”,给自己和亲人留下终生的悔恨!
同学们,在新学期开学之际,大家务必要提高自身防范意识,修炼出一双“火眼金睛”,具备一颗强大的内心,积极防范各类意外的发生。一旦发生意外,同学们要在第一时间向学校团委或公安部门寻求援助。危难之际,共青团永远是你们坚强的后盾!
你的朋友:鲁学君
2016年8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