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特朗普在推特上将新冠病毒擅自称为“中国病毒”。有美国网友留言:“特朗普转向了种族主义和排外主义,称COVID-19为‘中国病毒’的言论,作为美国总统发出这种言论,这是要走向仇恨之路。”尽管后来特朗普在讲话中宣称,不会再使用“中国病毒”来指代新冠病毒,但对此前措辞“并不后悔”。
一些西方媒体和政客对中国的努力视而不见,甚至使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国病毒”等带有明显污名化色彩的表述。近日,世卫组织呼吁所有人避免将病毒同某个地域联系起来,应避免将新冠病毒称为“中国病毒”,这不利于团结合作共同抗击疫情。世卫组织卫生紧急项目负责人迈克尔·瑞安说:“2009年的(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起源于北美,我们没有称它为‘北美流感’。所以涉及其他病毒时,我们采用同样的命名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语言不仅仅是人们用来沟通的工具,语言修辞从来不像它表现的那么简单,在某种程度上它影响着人们对事物的认知和理解。
外交部发言人耿爽在例行记者会中说道:中国有句古话“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如果有人说中国制造病毒,那么请说这种话的人不要戴中国制造的口罩,不要穿中国生产的防护服,不要用中国出口的呼吸机,近几日来,美国一些人处心积虑的将新冠病毒同中国相联系,不断对中国搞污名化,中国人民对此强烈愤慨,坚决反对。无稽之谈,别有用心,美方这种贼喊捉贼,颠倒黑白的把戏实在太拙劣

对于居住在英国的华侨华人和数以十万级的中国留学生来说,眼下病毒暂时不是最主要的威胁,他们面临的现实威胁是日渐泛起的对亚裔面孔的种族歧视。在6日,英国警方宣布逮捕两名嫌疑人,他们涉嫌在上个月24日在伦敦最繁华的一条商业街上当众攻击和殴打一名新加坡留学生,致使受害人严重受伤,据记者了解,目前已有数起中国留学生和华侨华人受到严重歧视和袭击的事件发生,牛津大学副校长此前曾特别写信,透露该校的中国师生已经受到部分影响。
英国各大学正在加强和中国学生的沟通,中国驻英使馆教育处也向中国留学生发出了警示。
在外留学的学生受到当地人的歧视,当地人看到他们戴上口罩变心存戒备,
在外受到歧视在内受到辱骂,网络上个媒体为了自身流量,只片面的报道极端事件,完全不顾及广大留学生在国内疫情严重时所做的贡献,面对异国的歧视,国内的辱骂更让人寒心。

国内疫情严重时,海外华侨和留学生的援助,不能忘记,疫情下的歧视要不得

病毒没有国界,疫情是人类共同的敌人。习近平主席强调:“我们坚决维护中国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也坚决维护世界各国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努力为全球公共卫生安全作出贡献。”在全面有力防控疫情的同时,中国始终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本着公开、透明、负责任态度,及时发布疫情信息,同世卫组织保持良好沟通,同有关国家分享防疫、诊疗经验,加强抗病毒药物及疫苗研发国际合作,向其他出现疫情扩散的国家和地区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和各国携手共同战胜疫情。中国积极开展疫情防控国际合作,是发挥我国负责任大国作用的重要体现,是对全球公共卫生事业尽责。

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暴发再次表明,人类是一个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这样的重大突发事件不会是最后一次,各种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问题还会不断带来新的考验,没有哪个国家能置身事外,也没有哪个国家能单独应对。人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加强沟通、携起手来,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守望相助,团结合作,共同战胜风险挑战,共建地球美好家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