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保护世界,我保护你

2019-11-03
沉寂了四个月之久的《少年的你》终于在10月25于全国各大影院上映,并引起了微博、朋友圈等的刷屏,该影片改编自小说《少年的你,如此美丽》,由许月珍监制、曾国潘执导,主演为周冬雨、易烊千玺等。华丽的明星班底本就吊足了观众胃口,而且该影片作为国内少有的校园欺凌的青春题材片更是在同期上映的《沉睡魔咒2》、《双子杀手》等影片中脱颖而出,并引起人们深思。
1.故事概要一场高考前夕的校园意外改变了两个人的命运。陈念(周冬雨饰)是学校里的优等生,她即将参加高考,考上好大学也是陈念唯一的念头,同学的意外坠楼牵扯出一系列不为人知的秘密,而内向的陈念也一点一点被卷入其中,就在她最落寞时小北(易烊千玺饰)闯入了她的世界。一个是即将高考的优等生,一个是浪迹校外的小混混,两个截然不同的人生就这样产生交集,他们相互守护,相互鼓励,共同捍卫少年的尊严。
2人物诠释周冬雨饰演的陈念完美展示了她在面对校园欺凌时的胆怯,隐忍;面对高考压力时的沉默;面对朋友被欺凌时的视而不见,她掩耳盗铃,自顾不暇,而陈念被霸凌的遭遇正是从冷漠的旁观者变成有同情心的旁观者开始。当她为胡小蝶披上那件衣服开始,噩梦就此开始。陈念面对欺凌的表现正是一个学生在面对校园欺凌的真实写照。易烊千玺饰演的小北更是抛下偶像包袱,突破自我,他不再是一名歌手、一个舞者。这次他仅是小北。抽烟、骑摩托车、打架,每天都生活在黑暗中,但他的眼神坚定而又饱含温情。“你是第一个问我疼不疼的人”,小北遇见陈念后不再是形单影只,踽踽独行。残酷、狠戾、温柔、善良,隐忍而又坚韧。看似矛盾的特性却又异常和谐的集中在小北身上。
3面对校园霸凌,如何守护少年?随着电影《少年的你》热映,校园暴力话题再次引起公众热议。首先“校园欺凌”指的是学生间一方(单体或是群体)通过物理、言语及网络攻击等手段造成另一方身体伤害、心理伤害、财产损失等的事件。校园欺凌不止发生在校园内,也可能在上学或是放学途中。在校园欺凌中身体上受攻击比较常见,但在北美和欧洲,心理欺凌更为常见,其原因主要是外貌,其次是种族、国籍和肤色。
什么在助长校园欺凌行为?1冷漠是欺凌的帮凶,比欺凌更可怕的是对校园欺凌的漠视。
“被欺凌的都是性格孤僻的学生,我跟他又不熟,为什么要惹祸上身”,我相信这是大部分人在看见有人受欺凌时内心的真实想法。拿陈念来讲,她因为一心高考,于是在朋友受欺凌时漠不关心,自己受欺凌时忍气吞声,这在不经意间让被欺凌者受到二次伤害,且据统计受欺凌的学生中,将近30%的学生不会反抗,这无疑是助长欺凌行为的主要原因
2校园干预机制的滞后有些学校发现欺凌现象后未及时处理,甚至认为这仅是同学们之间的小摩擦。还有些学校针对这种情况虽给予惩戒,但仅仅停留于道德层面,而未涉及到法律,这都会使霸凌现象更加肆无忌惮。
3父母教育不当及管束的缺乏
不论是欺凌者还是受欺凌者,他们的行为都不会是无缘无故的,与其父母的管教有密切的联系,家庭教育中父母角色的缺失,让校园欺凌更加难以控制。综上所述:保护青少年的权益不受伤害其责任小到个人,上到国家。 法治社会定为青少年的成长撑起一片洁净天空!!!
2019年十月二十一日,着眼于《少年的你》上映前不久,《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草案)》已提交至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十四次会议,进行审议。
在修订案中,“辱骂、殴打他人,或者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等校园欺凌行为首次明确列为偏常行为,并对家庭监护责任、学校管教责任以及相关部门,尤其是公安机关的保护责任,有了进一步规定。除了明文规定外,检察机关也一直致力于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工作。2016年6月,最高检联合教育部开展了法治进校园活动,围绕校园安全等相关主题开展法治教育,三年来共组织法治巡讲9.65万次,覆盖10.8万所学校和8050万多名师生。

李易峰为反校园欺凌发声10月31日下午三点,最高人民检察院、共青团中央及教育部联合发布MV《青春需要温暖》,而演员、歌手李易峰首次化身检察官为反校园欺凌发声,通过艺术的途径告诉孩子们校园欺凌是什么,如何预防,以及面对校园欺凌应该怎么做。
“用未成年人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多样化法治宣传教育,提高广大未成年人的法治意识和自护能力”,最高检察院公诉厅副厅长史卫忠说“希望用优美的歌曲感召大家珍惜同学间的宝贵友谊,远离校园暴力。”
即使从没有一节课教过我们,如何变成大人,即使我们都生活在阴沟中,也请少年的你相信美好,相信真实,青春虽有疼痛但请勇敢面对。美若没有几分遗憾,如何能有那千般的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