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19年4月5日
清明时节雨纷纷
《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杜牧
壹
清明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盛大的祭祖大节,属于礼敬祖先、慎终追远的一种文化传统节日。清明节凝聚着民族精神,传承了中华文明的祭祀文化,抒发人们尊祖敬宗、继志述事的道德情怀。清明节历史悠久,源自上古时代的春祭活动,春秋二祭,古已有之。清明节气是干支历法中表示季节变迁的二十四个特定节令之一,这一时节,吐故纳新、生气旺盛、气温升高,万物皆洁齐,大地呈现春和景明之象,正是郊外踏青(春游)与行清(墓祭)的好时段。
贰
“清明时节雨纷纷”,清明自古演变发展,清明时节习俗众多,主要是踏青、植树、放风筝、拔河、荡秋千、插柳、射柳、还有蹴鞠与较为热闹的蚕花会,以及最重要的扫墓祭祀。融汇了寒食与上巳两个节日习俗的清明节,在宋元时期形成一个以祭祖扫墓为中心,将寒食的禁火、冷食风俗与上巳郊游等习俗活动相融合定型。
叁
由于寒食节与清明节合二为一的关系,我国北方一些地方还保留着清明节吃冷食的习惯。在山东,即墨吃鸡蛋和冷饽饽,莱阳、招远、长岛吃鸡蛋和冷高粱米饭,据说不这样的话就会遭冰雹。泰安吃冷煎饼卷生苦菜,据说吃了眼睛明亮。晋中一带还保留着清明前一日禁火的习惯。很多地方在完成祭祀仪式后,将祭祀食品分吃。晋南人过清明时,习惯用白面蒸大馍,中间夹有核桃、枣儿、豆子,外面盘成龙形,龙身中间扎一个鸡蛋,名为“子福”。要蒸一个很大的总“子福”,象征全家团圆幸福。上坟时,将总“子福”献给祖灵,扫墓完毕后全家分食之。
肆
关于清明祭祀,现如今我们的祭祀活动主要是祭奠祖先、亲人以及因公殉职的烈士们。扫墓活动通常是在清明节的前10天至后10天,有些地方的扫墓活动长达一个月。今年,3月30日,也是在清明祭奠时节内,30位于四川木里的森林救火英雄壮烈牺牲,今天,我们本当痛悼英雄,泪别英雄,铭记英雄。
每一位英雄,
都值得敬仰!
每一位英雄,
都充满力量!
清明时节,
属于哀戚,
也属于振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