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年4月5日
雨纷纷——清明时节
几天前还直逼三十度的大高温
然鹅——骚气的小短袖遇到了降温
呼呼地妖风提醒我
棉衣该走起来了
小编掐指一算
天气如此作妖的真正原因竟是
——清明节到了
清明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
(仲春与暮春之交-冬至后的第104天)
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
中国汉族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
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
不明觉厉
中华文明果然是博大精深
巴特,巴特——这一天
我们到底要干嘛
某小编查遍资料后——
1.清明踏青去
这一条在某小编眼中
踏青=出去浪
事实是
由于清明上坟都要到郊外去
在哀悼祖先之余,顺便在春光里骋足原野
也算是节哀自重转换心情的一种调剂方式
因此,清明节也被人们称作踏青节
秉性贪玩的孩童,不满足踏青游乐仅举行一次
诚如唐代大诗人王维诗句
“少年分日作遨游,不用清明兼上巳”
2.该荡秋千了
看到这个
小编有些飘飘然
秋千真是极好的
虽然-小编没吃过猪肉
但见过猪跑
给你们随意掰扯(科普)一下
还是没问题的
秋千,意即揪着皮绳而迁移。
它的历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
后为了避忌讳,改之为秋千
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
再拴上彩带做成
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
荡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
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
至今为人们特别是儿童所喜爱
3.扫墓
这一条自然是不必多说的
我们希望
逝去的人
依旧开心,永远开心
《清通礼》云:
“岁,寒食及霜降节,拜扫圹茔
届期素服诣墓,具酒馔及芟剪草木之器
周胝封树,剪除荆草,故称扫墓。”
自然,除了风俗
小编还很关心各地的饮食
不是我贪吃
真的
在山东,即墨吃鸡蛋和冷饽饽,莱阳、招远、长岛吃鸡蛋和冷高粱米饭,据说不这样的话就会遭冰雹。
泰安吃冷煎饼卷生苦菜,据说吃了眼睛明亮。晋中一带还保留着清明前一日禁火的习惯。
晋南人过清明时,习惯用白面蒸大馍,中间夹有核桃、枣儿、豆子,外面盘成龙形,龙身中间扎一个鸡蛋,名为“子福”。
上海清明节时有吃青团的风俗。在浙江湖州,清明节家家裹粽子,可作上坟的祭品,也可做踏青带的干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