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十七日上午,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践行青春”齐鲁师范学院队一行来到单县湖西革命烈士陵园。湖西抗日革命根据地属山东抗日根据地的一部分。因地处微山湖西而得名,因主打游击战又名湖西抗日游击根据地。我们此次湖西红色教育基地之行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参观革命烈士纪念塔,采访抗战老兵,感受历史,怀缅那些年的革命先烈。
为更好地了解这段抗战历史,我们对几位老人做了采访。
采访一(一群七、八十岁的老人)
问:“您好,我们是齐鲁师范学院的,可不可以采访一下您对70年前抗日战争的印象?”
一位大爷答:“那时候,鬼子来到这,无非是烧杀掠夺,百姓们对抗鬼子方法就是不断的挖,挖战壕,挖路,那时候流传一句老话‘挖路,挖路,气的鬼子糊涂。’把通往各个乡村的路都堵死,让鬼子的车走的慢一点。”
另一位大爷说道:“革命烈士李贞乾,1938年的时候日本打单县,李贞乾打游击战,带队埋伏在公路两边,打死不少日本鬼子呢。”
还有一位大爷答“李贞乾兄弟七八个,都死在了鬼子手里。”
……
[说起抗日战争,他们总有说不完的话题.说不完的经历,和说不完的对烈士的敬仰]
附(李贞乾个人经历):
1935年春,李贞乾结识了中共徐海埠特委秘书孙叔平,因政见一致结为密友。孙叔平劝他退出国民党,专门从事教育工作。李贞乾接受了孙的意见,辞去国民党丰县执委的职务。他在此期间,攻读了《政治经济学》、《资本论》等进步书籍,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革命理论。
"七·七"事变后,李贞乾在中共徐州特委领导下,以丰县中学为基础,组织了"青年抗日救国服务团",演节目,搞宣传,使抗日救亡运动的烈火燃遍丰县城。国民党当局极为恐慌,扬言要逮捕"服务团"的后台孙叔平及进步学生王效斌、梁步庭、王晓旭等。李贞乾知道后,义愤填胸,亲自到国民党县党部辩理,县党部理屈词穷,未敢下手。不久,李贞乾正式退出了国民党。
1938年春,经王文斌介绍,李贞乾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党的领导下,他的家乡--李新庄成立了丰县抗日游击队第六中队。6月中旬六中队又与华山镇抗日游击队合编为苏鲁人民抗日义勇队第二总队(八路军苏鲁挺进支队),李贞乾任队长,王文斌任政委。二总队活动在李新庄一带,李贞乾家的枪支、粮食、马匹都献给了二总队,全家26口都参加了抗日工作。这年夏,日军从砀山沿公路向单县进犯,李贞乾运用游击战术,带队埋伏在公路两侧,乘势袭击敌人,打死打伤日军数十人。
1938年9月,李贞乾指挥二总队与丰、沛、肖、砀、单5县的抗日武装力量集中到丰县北部围歼汉奸王献臣部,经过21天的战斗,取得了辉煌的战果。王献臣贼心不死,又勾结日军,袭击二总队后方--李新庄、闫庄、温庄,抗日游击队协同民兵,毙伤日军20多人,伪军30多人。
1939年6月,李贞乾率队挺进鱼台,谷亭一战,消灭日、伪军700余人,并活捉伪县长朱启森。7月被鱼台县10个群众团体选为该县抗日政府县长。1940年湖西专员公署成立,李贞乾任专员,他认真贯彻党中央指示,迅速成立了专区、县、区、村四级政权,同时建立县大队、区中队、村民兵小队等抗日武装,还成立了各级农救会、青年抗日先锋队、妇联、儿童团等抗日群众团体。
1942年12月20日,日本侵略军石井师团纠集步骑炮兵及各县伪军10000多人,对湖西抗日根据地实行拉网合围,李贞乾率领专署机关、部队奋勇抵抗。突围时,不幸中弹,以身殉国。
采访二(吴姓老人 八十四岁):
问:“大爷,您好,我们想采访一下您对70年前抗日战争的印象。”
答:“他们来了什么坏事都做奸淫烧杀抢夺。鬼子来了就跑啊,正面对抗我们是弱势的,地道战你看过吧,挖地道,挖那种一米多深的道,鬼子来了怕被看到,从地道里面弯着腰逃跑。打游击战,白天躲起来,晚上在起来打。”
[吴大爷年岁已高,和他说起话来他总是听不清楚,需要用喊。他声音不大但说起抗战,他的声音就不自觉的高了起来。]
采访三(刘姓老人 八十一岁):
问:“大爷,您好,您对70年前抗日战争有什么印象,我们想了解一下,方便和我们说一下吗?”
答:“当然知道,日本打潘庄的时候,朱世勤的部队就在这,朱世勤是个聪明人,他抓了几个日本人养着,日本来攻的时候,他命令那几个日本人喊话,说里面没有事了,使日本人放松了警惕,我们虽然没有大炮坦克,也打了不少日本鬼子,打的日本不轻。”
问: “这场战争我们胜利了吗?”
答:“虽然近两千抗日官兵全部牺牲啦,但从给日本的打击来看,我们是胜利的吧。”
问:“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学校组织了这项活动。告诉我们大学生勿忘国耻。关于抗日您还有什么故事,可以和我们讲讲吗?”(当我说道勿忘国耻的时候,刘大爷偷偷抹了抹眼泪。)
答:“抗战啊,其实日本鬼子不是特别多,欺负百姓的主要是便衣队,说白了就是汉奸,日本军队,有枪啊,有大炮坦克啊,这些我们都没有,他们有武器,怕死啊百姓们只有去躲,打游击战,硬拼是拼不过的。你们大学生要好好学习啊……”
(好长一段时间,刘大爷,一直在重复好好学习的事情。)
附:潘庄战斗
1942年5月4日,日军集中主力部队数千人在大炮和坦克的掩护下,大举进攻单县,突袭朱部。朱将军亲自指挥部队作战,顽强抵抗日军的进攻。日军死伤惨重,但终因敌众我寡,双方火力相差悬殊,城寨被日军攻破。朱将军亲自率领官兵冲上前线,左冲又突,奋力杀敌,双方展开了残酷激烈的巷战。突围时,千余官兵除四五人突围,其余全部阵亡。在激战中,朱世勤将军被日*伤头部和左肋,身负重伤,壮烈殉国。朱世勤率部血战潘庄给日军以沉重打击,表现了中华民族的抗战决心和中国军队的爱国思想,在抗战史上留下了悲壮的一页。
心得感悟
日本侵华是国耻,闭关锁国是原因的话,那么知识才是决定一个国家兴衰的根本吧。
在思想政治课中曾学过,在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中,生产力是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从二次日本侵华战争可以看出来,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兴衰的关键是生产力的水平。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利用是跨国界的,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
大学生作为一个担负着国家使命的极其重要的群体,作为一个热爱祖国、热爱中华民族、有良知正义感的中国人、那段血淋淋的历史告诫我们,今天的幸福来之不易。我们不只能只知道最后的胜利心安理得地享受胜利的果实,我们应当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战争的本质。日本的侵华战争是每一个中国人都应牢牢记住的历史。
虽然我们现在不能像抗日战争那样打日本人,但是我们可以利用这段耻辱的历史去激励自己努力学习,日本的很多东西都是我们应该学习的,我们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我们要让他们引以为豪的东西,努力变成我们习以为常,普通的东西。国力强则外夷不敢犯。要珍惜美好的青春时光,学习一切需要学习的东西,努力打好创新的思想根底和知识功底,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超越前人。在日积月累的基础上寻求突破。要积极投参加社会实践,在了解社会的基础上提出真知灼见。为祖国建设现代化作出自己的贡献!
(美术学院 王丽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