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经历,就像沙漏,时刻提醒你学会珍惜;像一双宽厚的手,轻抚你还没那么坚强的心;又像是时光机,让你重视自己的每一次选择。

钱春玉——成长五部曲
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已经结束了,我静下心来,思索这几天成长的经历。
跳自己以前没有尝试过的广场舞是迈出成长的第一步。在学长学姐的指导下,我慢慢的学会了自己从未做过的事情,虽然这过程中流了很多汗,但它让我明白了害怕一件事情是没有用的,重要的是敢于面对。
成长的第二步便是党员李广金同志对我们的谆谆教诲。他18岁加入中国共产党,四十多年来,一直关心时事政治和村里的事情,时时想着为百姓谋福利。他教育我们要好好学习,坚信中国共产党,牢记宗旨,为国家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成长的第三步是了解岩马水库,参观冯卯镇山亭区历史文化展馆,了解到背后的故事。这个水库在当时艰苦的条件下,依靠千千万万人的辛勤劳动建成,是用血和泪打造的防洪水库。
成长的第四步是支教,和小孩子相处的时光是我最快乐的时光,让我忘记烦恼。虽然有的孩子是留守儿童,性格内向,但当我们慢慢引导,打开他们的心扉,孩子们会和你成为好朋友。
成长的第五步是去敬老院看望爷爷奶奶,并进行了一场文艺演出,爷爷奶奶们受国家福利的照顾,不用担心衣食住行方面。他们是孤寡老人,需要精神上的关爱,我们和他们聊聊天说说话,为他们带去节目,做一些我们力所能及的事情。
在我的成长过程中,我会带着这五步坚定自信地走向未知的明天!

徐广源——我们不说再见
回到了家中,回想这几天三下乡的经历,我感触颇多。
今年是第二次来到山亭区冯卯镇中心小学,我们“爱在路上”服务队的队员和小朋友们积累了深厚的感情。今年四年级的孩子中有四个是我去年带过的,我们见面感到十分亲切,有一个小朋友短短一年里就长高了不少,我差点认不出。在辅导孩子们学习新课及完成作业的同时,队员们个个大显身手,带孩子们折纸、唱歌、跳舞、剪纸、做游戏等,让孩子们在学习的同时能增强动手实践能力。 在支教之余我们参观冯卯库区移民文化博物馆。在博物馆内我看到了当时的一万多移民为了岩马水库的建设背井离乡为岩马水库建设做出贡献。我们还听了老党员李广金对我们的教导:相信共产党,是中国共产党带领我们国家从弱小走向强大,要坚定跟党走的信念。 最后,队员们分成两支小分队,一支负责学校周围卫生,另一支负责学校内部卫生。大家都干得很起劲,同时也有一种离别的氛围在弥漫。临上车了,几个孩子跑了出来,就像去年一样哭着问我们明年会不会再来。孩子们,我们会再见面的,你们一定要好好学习,好好长大。

王昊——难忘点滴,不忍离去
我们服务队去敬老院看望孤寡老人,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一个盲人爷爷,他屋子里收拾的特别干净,一直告诉我们一定要好好读书,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虽然他眼睛看不见,但是他心里可以看见这个世界。
我们还寻访了一位入党四十多年的老党员,他为我们上了重要的一课。他教
导我们一定要热爱党,永远跟着党走,坚定我们的入党信念。他也为我们解答了许多问题,我们都收获良多。
此外我们去参观了冯卯镇的移民历史博物馆,了解了冯卯镇六十年来的风雨变迁。看了纪录片真的很有触动,那个年代修建水库水库几乎全靠人力,大家喊着号子,没日没夜,几年的时间才修成了岩马水库,带动了周围的经济。那个年代的人们靠着信念完成了一件又一件不可能的事。
走的那天,孩子们哭了,我心里也酸酸的,不忍心走。冯卯,不知道还有没有机会来。孩子们,不知道还会不会记得我。我们,还会不会再见面。
离别往往只在须臾之间,尽管人们总说“离别是为了更好的相聚”,但我们该如何知道,自己这条路上的种种未知又会将我们推向何处。不知有多少人已经爱上了冯卯这片令人倍感亲切的土地,爱上了这里可爱的孩子、质朴的乡亲,“爱在路上”服务队明年也定会携爱归来!

文字整理:赵莉
照片:徐玉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