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2019-03-06

青年大学习·两会时刻
习近平总书记3月4日下午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的文艺界、社科界委员时强调,新时代呼唤着杰出的文学家、艺术家、理论家,文艺创作、学术创新拥有无比广阔的空间,要坚定文化自信、把握时代脉搏、聆听时代声音,坚持与时代同步伐、以人民为中心、以精品奉献人民、用明德引领风尚。
总书记提出的“四个坚持”为文艺、社科工作指明了方向,在文艺界、社科界和青年学生中引发热烈反响。

3月4日下午,习近平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的文化艺术界、社会科学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听取意见和建议。
上海社科院文学研究所副所长朱鸿召:
此次讲话提出对文艺和哲社工作“一个定位”“四个要坚持”,立意更高远,逻辑非常清晰:一个国家和民族不能没有灵魂,文艺和哲社工作就是培根铸魂的工作。这个定位是此前没有过的,很精准,很高远。
“为这个时代留下
最重要的记录”
范迪安
全国政协委员、中央美术学院院长
伟大的时代,需要有伟大的作品,需要有史诗般的主题。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进一步激励我们文艺工作者要把握今天时代脉搏,真正投身到当前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建设的热潮之中,与人民群众形成更加真切、真情感的交融,从而创造出对这个时代而言更好的作品,为这个时代留下最重要的记录。
林钰芳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专业学生

文艺创作源自生活更高于生活,学术创新更是要扎根时代并力图为时代发展指明前路。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让我意识到当代身处象牙塔的大学生,应当紧跟时代的步伐、扎根基层、多实践多探索,这样才可能拥有进步的思想、创作有价值的作品。
“想人民之所想
需人民之所需”

邓纯东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科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原院长
想人民之所想,需人民之所需,学术课题要从人民群众关注的、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方面去找,要把学问做到人民群众的心里去,做到能够解释人民群众的生活、能够为中国人民的美好生活做出学术贡献的方向上去。总书记强调文艺工作也好,社会研究工作也好,一定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学术导向亦是如此。

李凤亮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建设重要论述研究》首席专家
艺术家自身的修养在今天这样一个浮躁的时代是非常重要的,这个修养包括你怎么看待传统,怎么融入时代,怎么守正创新,怎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这些都是最基本的。
历史是最公平的,你为时代和人民付出多少,历史往往会给你多高的评价。
管悦
山东艺术学院美术学专业学生

随着祖国发展的日益强大,大学生应该始终牢记党和国家的嘱托。为人民群众创造出有内涵、有价值的学术作品和文艺作品。我们应该始终为新时代注入新的活力。

3月4日下午,习近平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的文化艺术界、社会科学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听取意见和建议。
“以精品力作
回馈时代、报答人民”

李凤亮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建设重要论述研究》首席专家
习近平总书记此次讲话,非常深刻地把握了文化文艺发展的内在规律,比如坚持与时代同步伐,这非常符合规律。中外文艺史上能够传世的作品,都是能紧密呼应所处的那个时代。
对讲话中“精品”“明德”两个关键词印象深刻,以精品奉献人民,用明德引领风尚。特别强调艺术家的为人。艺术家首先自己要潜心修行,德行高尚,才能够产生精品力作,然后回馈时代、报答人民。
孙淼
大连理工城市学院广播电视学专业学生

希望自己走出校园走向社会后,可以用优质的原创作品去讲好中国文化故事。大学生应该坚定文化自信,传播好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以人化文、以文育人
以人培元、知行合一”

刘月宁
全国政协委员、中央音乐学院教授
明德是最高境界,作为一名从事艺术教育、以教书育人为己任的教师,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对我们而言是一种鞭策和鼓励。在新时代,心有目标,行有指引,更重要的就是需要一步一个脚印,扎实推进文艺创作工作。

朱鸿召
上海社科院文学研究所副所长朱鸿召
我们的根本目标,就是“要坚持用明德引领风尚”,以人化文、以文育人、以人培元,知行合一。无论是文学艺术创作者还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者,都应该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倡导者、引领者、实践者。
李子健
西安体育学院播音与主持专业学生

大学生应该不断提升自己的文化知识储备量。做到真正以精品奉献人民、用明德引领风尚。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 中国青年网
“青年大学习·两会时刻”联合出品

┃记者: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 中国青年网 蒋肖斌 李翀 沈杰群 李川 李华锡 范雪 卢冠琼 宋继祥 刘喆
┃实习生:刘俞希 李川 郭文慧 杨慧
©中国青年网微信(ID:youthzqw),转载相关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