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日下午,山东省29所高校“孔子学堂”授牌仪式在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术会议厅隆重举行。共青团山东省委书记、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党委书记张涛,中国孔子基金会理事长、秘书处党组书记王大千出席授牌仪式并讲话。活动由共青团山东省委副书记陈必昌主持。
仪式上,张涛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他代表共青团山东省委、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向此次活动的举行表示热烈祝贺,向支持、推动“孔子学堂”走进高校的中国孔子基金会和各高校表示感谢。
张涛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独特精神标识和宝贵精神财富,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重要滋养和文化根基。他强调,在高校建设“孔子学堂”,发挥高校人才培养和教育研究的资源优势,继承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儒学回归校园生活,是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渠道。儒家思想在内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蕴藏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和道德理念。这些对于青年学生的成长成才意义重大,是青年学生认识世界、认识社会、认识自己的精神滋养。
张涛希望各授牌高校高度重视、周密部署,积极争取政策支持和资源注入,优质高效的完成相关建设工作,进一步完善学堂运行管理的体制机制,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教师和志愿者队伍,创新活动形式,搭建活动载体,通过讲道诵读、德行礼仪、道德讲堂等,有效传播孔子“仁、义、礼、智、信”等传统文化精髓,落实“孔子学堂”公益性社会教育基地的作用,使“孔子学堂”真正成为“兴趣的学堂”、“习惯的学堂”、“思维的学堂”、“生活的学堂”,努力将其打造成为传承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化与开启新风的文化阵地。
王大千在讲话中就孔子学堂是什么、学什么、做什么进行了解读,他指出,孔子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标识,认识孔子就是认识当下中国人的民族特质。孔子学堂是我们的精神家园、道德高地,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和平台。孔子学堂就是创造一种生活情景,通过写好字、读好书、做好人的系列活动,让传统文化听得懂、记得住、走得远,让传统文化根植百姓生活中,用传统文化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陈必昌在主持讲话中,希望接受授牌的29所高校,认真贯彻落实张涛书记对孔子学堂建设工作的指导意见,把学堂建好、用好,切实发挥学堂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普及,发挥孔学堂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重要而独特的作用,打造具有齐鲁文化优秀基因和本校特质的校园文化。

与会领导为山东青年政治学院等29所高校的“孔子学堂”授牌。全体与会人员现场诵读了论语经典。团省委、中国孔子基金会、山东青年政治学院相关领导,接受授牌学校的团委负责人以及山东青年政治学院部门负责同志参加了授牌仪式。
授牌仪式结束后,与会人员实地参观了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孔子学堂”,并观看了的古筝演奏、书法展示等活动。
“孔子学堂”大学行是由中国孔子基金会和团省委学校部共同推广,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为主要目标,以弘扬、传承孔子优秀教育思想为宗旨的公益性社会教育平台。团省委、省学联联合中国孔子基金会在山东省部分高校开办“孔子学堂”旨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落实省委省政府做好齐鲁文化挖掘发扬要求,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践行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